- 262025/04
赤峰市科学技术局与中南大学开展对接交流
4月25日,赤峰市科学技术局与到访的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开展对接交流,双方就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展开深入探讨。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亚军,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副教授李传奇参加会议。
- 262025/04
市科技局召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会
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化年轻干部作风转变和廉政教育,市科技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深学理论 以案促改 正风肃纪 严守纪律”专题学习活动
- 252025/04
2025年全区第一期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员培训班在我市举办
为加强全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队伍建设,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技术市场规范化发展,由自治区科技厅主办,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赤峰市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中心承办的2025年全区第一期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员培训班,于4月24日在赤峰市开幕。来自全区各盟市的科技管理部门、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及企业代表共19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 252025/04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助力科技突围行动
4月17日下午,由敖汉瑞三合农牧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自治区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敖汉旗谷子残膜回收作业装备研制与示范项目”推进研讨会在敖汉旗召开,合作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和赤峰机电工程学校项目人员参加研讨会。
- 262025/04
关于征集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重大创新需求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我区煤层气资源优势,为我区煤层气开发利用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助力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现向全区征集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重大创新需求。有关要求如下:
- 242025/04
赤峰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 全市重点领域科技“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
为进一步落实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扎实推进赤峰市科技突围行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我局决定启动2025年全市重点领域科技“揭榜挂帅”工作,现发布首批榜单,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242025/04
关于组织申报“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5年度项目的通知
根据“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按照《科技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5年度有关工作安排及要求的通知》相关要求,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发布“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5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金发计〔2025〕179号),现将我区组织申报与推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要求通知如下。
- 182025/04
关于发布 2025年自治区科技创新重大示范专项 (生态安全屏障)项目指南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加快布局生态安全屏障领域科技创新,建立健全美丽内蒙古建设科技支撑体系,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自治区科技厅牵头组织实施2025年自治区生态安全屏障科技创新重大示范专项(以下简称“专项”),现发布项目指南,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技术转让transfer of technology
技术需求demand of technology
科特派专家expert & professor
胡志远
胡志远教授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在Daniel Lane院士和Leroy Hood院士的实验室完成博士后研究后,被聘为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科学家和美国FDA免疫技术医疗诊断仪器专家委员会委员,蛋白质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等。2011年由中科院“海外杰出人才”计划进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被聘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4P健康研究院院长。研究领域为新型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系统医学上的应用,探索纳米科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交叉前沿。同时,胡志远教授也注重技术的产业化,他和其他几位科学家共同成立的北京中科纳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立足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以精准诊断技术研发与肿瘤预防为发展方向,其拳头产品“肿瘤捕手”CTC技术可以做到在肿瘤早期发现。推出以来获得“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名、“黑马大赛” 第一名、“医疗合伙人大赛”技术组冠军等多项国内外重大赛事最高奖,与北京协和医院、北大肿瘤医院完成几千人次的检测,同时在新型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中的伴随诊断优异表现也得到了临床医学届的高度认可。胡志远教授被选为第十五届北京市人大代表
胡松年
胡松年,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科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1996年在中国农业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96-1999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其中,1998年7月-1999年7月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基因组中心作访问学者);1999-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组中心任总工程师;2003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先后参与了“人类基因组1%计划”、“家猪基因组计划”和“水稻基因组计划”等大型高等动植物的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工作。
窦德强
现任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1. 中药活性成分及新药研发; 2. 中药活性成分的结构修饰及转化。 承担科研工作 参加国家“九五”和“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省、市级课题共15项,另外承担研发性横向课题7项。在人参属植物的化学研究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 发表研究论文92篇,其中SCI收载的论文28篇,参编著作3部。 副主编《天然药物化学》,参编《中药化学》,主编《中药化学实验指导书》(英文版)等。 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5项。2006年获得辽宁省优秀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