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号 | 公开号 | ||
申请日 | 公开日 | ||
申请人 | 优先权日期 | ||
发明人 | 李相辅 钱大明 李铭 李相东 | 主分类号 | |
申请人地址 | 分类号 | ||
专利代理机构 | 当前专利状态 | 已下证 | |
代理人 | 有效性 | 有效 | |
法律状态 | 未授权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效缓释磷酸二铵及其制作方法,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含60%P0的磷酸一铵70-90份、硫酸铵或氯化铵10-20 份、由黄腐酸、硫代硫酸铵及双氰胺组成的组合控氮促磷抑制剂0.4-1.6份、浓度为92.5%-98%硫酸15-45份、液氨20-40份。本发明的制作方法为:原料制备,粉碎配料、原料混配,造粒、干燥、冷却、包膜、成品。本肥料在组合控氮促磷抑制剂的作用下,阻止硝化细菌将NHz-N转化成NO3~N,防止了氮的淋溶、挥发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31%。同时使根际周围的pH值下降1.5-2,从而导致土壤中被固定的磷活化,使固定的磷得到释放并被作物吸收,提高磷的利用率10%以上。展开
我国农业种植业使用的常规磷酸二铵(NH).HPO,属于含氮、磷元素的二元化学肥料。目前,常规磷酸二铵的氮素当季利用率仅为30-35%,磷素的当季利用率10-20%(李庆逵等,《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 常规磷酸二铵氮素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其所含的氮元素为铵态氮(NHz-N),[0003] 铵态氮施入土壤后,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利用,另一部分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硝态氮(NO.-N),虽然硝态氮也可被植物吸收利用,但是,由于硝态氮带有负电荷,不被土壤胶体吸附,移动性极大,极易随水淋溶损失(武志杰等《缓控释肥料原理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3;17),在环境影响方面,淋失的硝态氮进入地下水,不利于人畜饮用。如果进入地表水中的含量过高,则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在硝化作用的第一阶段的化学歧化作用中,可产生气态中间产物N,0(李良漠、《硝化作用中国土壤氮素》科学出版社1992;94-144),N,0作为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对全球增温和臭氧层的破环,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另外,硝化作用的产物NO。,在嫌气条件下可经反硝化作用还原为N,0与N,其途径主要为:NO。→NO,→NO→N,O→N,反硝化作用主要是一种氮素损失过程,特别是北方作物生长田盛时正值多雨季节,硝态氮淋失将更加严重,这是我国氮肥当季利用率仅为30~35%的原因之一(武志杰等《缓控释肥料原理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3;7)。而我国仅2006年磷酸二铵的生产能力就达9000kt(张永志《第12届中国化肥市场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化肥信息中心2007;1-14),常规磷酸二铵合格品含氮量为12%以上。按氮肥当季利用率30-35%计算,我国每年仅农业上使用的磷酸二铵产品通过淋溶、挥发损失(按利用率35%计算)就接近700kt,而生产1吨氨就需要1.33吨标准煤,2008年标准煤炭到厂价1100元/T(李淑玲,《磷肥与复肥》中国磷肥工业协会 20086-14.),仅磷酸二铵一年的氮肥损失就达931KT标准煤,损失人民币约13.6亿元 展开
专利技术附图

服务流程
过户资料
买卖双方需提供资料 | 平台提供 | 过户后您将获得 | ||
---|---|---|---|---|
公司 | 个人 | 专利代理委托书 转让申请书 转让协议 | 手续合格通知书 专利证书 专利利登记簿副本 | |
买家 | 企业营业执照 | 身份证 个体户营业执照 | ||
卖家 | 企业营业执照 专利注册证原件 | 身份证 专利注册证原件 |